尊龙宴大米5公斤价格

你的位置:尊龙宴大米5公斤价格 > 新闻动态 > 新闻动态

连续4跌停后股票被ST再领3跌停7.8万股东天天数板有人已亏9.1万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27    点击次数:74

血本无归! 7.8万散户被“闷杀”,7天7个跌停板,有人亏掉71%!

谁能想到,一家曾经股价冲到4.29元的公司,短短一个多月就跌成了1.59元的“一元股”? 更离谱的是,7.8万散户眼睁睁看着账户每天缩水,却连割肉的机会都没有——因为根本卖不出去! 这就是ST星光(原“星光股份”)的魔幻剧情:业绩突然变脸、信披违规、连续7个一字跌停板,直接把股民逼到“关灯吃面”。

股价崩盘:从4块到1块5,7天7个跌停板

4月21日,星光股份突然发布业绩修正公告,把原本预告的盈利520万元,改成了亏损3097万元。这一改,直接踩中了退市新规的红线:扣非净利润亏损、营收不足3亿元。

消息一出,市场瞬间炸锅。 4月22日到25日,股价连续4个一字跌停,每天封单超过100万手,但成交额只有几百万元。散户们想跑都跑不掉,只能看着账户里的钱一天天蒸发。

4月29日,公司正式被“披星戴帽”,股票简称变成ST星光,涨跌幅限制从10%缩到5%。 结果,复牌后又是3个一字跌停。截至5月6日收盘,股价只剩1.59元,较暴雷前的2.81元跌去43%,比3月18日的年内高点4.29元更是腰斩63%。

更绝望的是流动性:5月6日全天成交额仅336万元,封单高达121万手。 按这个速度,跌停板上的卖单至少要一个月才能消化完。

散户惨案:高位接盘,越补仓越亏

一位浙江股民的经历堪称典型。 3月19日,他以4.29元的高点买入,之后股价阴跌,他不断补仓、做T,试图摊低成本。 4月18日,他又投入13.6万元加仓5万股,结果4月22日开始连续跌停,至今已亏损9.1万元,持仓市值只剩9.54万元,亏损接近50%。

另一位股民更惨:持仓成本5.49元,浮亏71%,亏损7.6万元。 19500股的持仓,现在市值只剩3.1万元,想割肉都没人接盘。

这样的案例不是个例。 截至2024年一季度,ST星光股东户数7.85万户,人均持股1.9万股。按当前股价计算,户均亏损超过5万元。

业绩“变脸”:连续7年亏损,营收全靠“凑数”

星光股份的主业是紫外线杀菌灯、LED照明和锂电池设备,但业绩一塌糊涂。 2018年到2024年,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8.53亿元,连续7年没赚过一分钱。

更离谱的是营收:2024年营收1.92亿元,勉强超过1亿元退市线,但扣除“与主业无关的收入”后,实际营收只有1.65亿元。 而公司2023年营收1.87亿元,2022年1.62亿元,2021年1.56亿元——连续四年卡在1亿到2亿元之间,明显在“精准保壳”。

监管出手:信披违规,董事长被警告

4月27日,广东证监局对星光股份下发警示函,直指两大问题:

业绩预告严重失实,从盈利520万元变成亏损3097万元,盈亏性质颠倒;

未按规定在1月31日前披露退市风险提示,直到4月21日才“紧急补票”。

董事长戴俊威、财务总监李振江被认定“未勤勉尽责”。 但这对散户来说毫无意义——损失已经无法挽回。

跨界并购成笑话:1800万买来两个“空壳”

2024年,星光股份花了1800万元收购“星光量子”“元生信息”两家公司51%股权,号称要进军量子通信和信息安全。 结果呢? 两家公司2024年一季度营收合计299万元,不足承诺业绩(7000万元)的5%,直接导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2341万元,比收购价还高。

更讽刺的是,公司传统照明业务营收占比超90%,所谓“量子通信”业务一季度收入只有1.23万元,还不够交电费。

ST股风险:5%涨跌幅,割肉都难

一旦被ST,股票涨跌幅限制从10%降到5%,流动性急剧萎缩。 以ST星光为例,4月29日复牌后,日均换手率不到0.3%,单日成交额最低只有336万元。121万手封单是什么概念? 按当前股价,需要1.9亿元资金才能撬开跌停板,但公司流通市值只剩12亿元,几乎不可能有资金愿意接盘。

这就是ST股的残酷现实:一旦踩雷,散户只能眼睁睁看着账户缩水,连割肉都要排队。